公开课教案。
通过栏目小编不断地调整和完善,我们最终完成了最新的“公开课教案”。非常欢迎您阅读我们的网页,希望能给您带来独特的体验。教案课件在老师上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因此老师需要用心设计好教案课件。教案是实施教育部门教学要求的必要手段。
公开课教案 篇1
活动目标
1、体验模仿拳击游戏的乐趣,感受音乐的欢快。
2、熟悉音乐的结构,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。
3、能与同伴分角色随乐而动。
重点难点
重点:听辨音乐重音点,尝试做出拳动作。难点:随重音节拍有力地做出出拳动作。
活动准备
1、经验准备:幼儿欣赏过拳击比赛的视频,并会随音乐做律动。
2、物质准备:音乐、拳击手套18副(教师2副)、摇铃等。
3、场地安排:椅子摆放为每边分两纵排。
活动过程
1、情境导人,听音乐说感受。
大家好,我是程教练。今天在这里有一场拳击比赛,它们藏在音乐里,我们一起来听一听。
2、听辨音乐,匹配图谱。
(1)这首音乐里,哪些地方是在出拳,哪些地方是在做准备?
教师:刚才热身时哪些动作很有力量?我们要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出拳?
(2)随音乐再次复习律动,并尝试在音乐的重拍处出拳。
3、探索动作与乐器相匹配。
(1)出示拳击手套并指导幼儿佩戴,幼儿随音乐自由探索动作与乐器相匹配。教师:请你们试一试,戴上拳击手套后我们可以怎么玩?
(2)幼儿分享自己的玩法,集体模仿。
(3)师幼共同随音乐进行演奏。
4、师幼互动,体验进攻、防守的游戏氛围
(1)创设游戏情境:我们的比赛快要开始了,小拳击手们可以自由选择队长,看看队长们是怎么对抗的?(幼儿观察两位教师的示范)
(2)幼儿自选队长进行分组,模仿练习进攻与防守的对抗动作1—2遍。(教师用语言提示)
(3)师幼互动,随音乐再次练习进攻与防守的对抗动作。
5、进行游戏,熟悉游戏规则。
(1)两位教师再次示范。(幼儿观察)
提问:刚刚谁赢了?你怎么知道的?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拍铃?(了解并熟悉游戏规则)
(2)师幼互动,集体练习在音乐结尾重音处拍铃,体验团队胜利的喜悦。
6、完整游戏。
情境创设:女土们先生们夏季拳击比赛就要开始了,小拳击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?(集体在两位教师队长带领下随音乐完整游戏)
活动总结
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,喜欢通过手、口等动作来进行表达表现。
对音乐的`情绪的感知需要借助多种感官进行感知,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多通道感知,例如:
1、整场活动我都运用了情景体验的方式,以拳击比赛的情景贯穿其中,让小朋友有很强的参与欲望;
2、在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结构上,我运用了视觉观察的方法,依托形象图谱来帮助孩子更好的感受和分析音乐的结构,为后期的节奏表演进行铺垫;
3、在孩子尝试节奏表演的时候,我又运用了语言节奏的方式,带幼儿进一步熟悉音乐,感受模仿拳击游戏的乐趣。
在本次活动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。
1、孩子们兴趣虽然高涨,但在活动中的秩序有些混乱,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提炼游戏规则。
2、游戏过程中,孩子们的情绪由高到低。
公开课教案 篇2
1.教材分析:《表情歌》这首歌曲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,节奏感强的幼儿能够表现自我的一个音乐教材。每个人都有喜、怒、哀、乐,每个人又有不同的外在表现方式,有的高兴了就拍手,就大笑,就跳起来,而幼儿处在一个模仿力很强,对刺激很敏感的时期,让他们在学习歌曲时模仿各种表情和动作,幼儿是很有兴趣的。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在儿童教育实践中,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。
2.目标定位
师幼互动是本活动的教法学法的最大特点,希望幼儿带着对音乐教育活动的期盼,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,自由地与音乐交流、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。
3.活动的重点和难点
根据目标,活动重点定位是: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新的歌词。
4.活动准备
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,完成活动内容,我作了以下准备:
公开课教案 篇3
教学目标:
一、品读重点词句段,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期望;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学步,要独立地、勇敢地、脚踏实地地走。
二、积累重点语句。
教学重难点:
品读重点词句段,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期望;懂得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要独立地、勇敢地、脚踏实地地走。
一、导课
1、同学们,当我们行走在路上时,可能已经忘记了我们在一两岁时学步的情景,也许早已记不起学步时父母那千句万句的叮咛和百般的呵护。这节课就让我们从《学步》这篇课文中共同体会。
二、了解作者
教师介绍作者和作品,补充“小资料”
三、预习检测
(一)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,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语说话。
潜伏(qiánqiǎn)
鼓槌(zhuīchuí)
踉踉跄跄(liàngqiàngliángqiàng)
防不胜防(fángfǎng)
乐此不疲(yuèlè)
(二)了解大意
谁能根据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?
《学步》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看着儿子()的情景。文章详细地描述了儿子刚学会走路的()、(),以及给父母带来的(),接着写儿子在学步时遇到的种种()和(),最后写()。
四、明白学习目标
指名读
(1)理解课文中精彩片段的描写。
(2)懂得重点语句的含义。
(3)积累重点语句。
什么是精彩描写?指名读“我的视角”丁丁的话。
五、学习新知
(一)、学习第一自然段
1、师生朗读,感受精彩。
2、精彩在哪里?如果你是父亲,心情怎样?
相机板书:惊喜、兴奋、高兴
3、带着体会,再读。
4、此时此刻,谁明白作者把这一段写的这么具体,用意是什么?
(为了表达看到儿子会走路时自己那无比高兴的心情。)
(二)、学习第五自然段
1、自主阅读
在学步的道路上有喜,有苦,那么在第五自然段,又写了什么呢?
请同学们自读课文,细细体会。请看老师的阅读检测。时间只有5分钟。
(1)学步的道路上包含了多少酸甜苦辣,第五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儿子()的情景。从中,让我们知道儿子在学步的过程中付出()的代价,留下的纪是()。
(2)这段描写中最能体现父亲心情的词语有:()、()、()……
(3)作者具体描写这一段,用意是()。
2、合作交流
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提示里交流学习成果。
(1)小组成员按照1、2、3、4号的顺序交流,5号补充
(2)推荐发言人(时间:3分钟)
注意:认真倾听,及时完善自己的发言内容。
3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父母的爱。
天下父母对孩子都是一样的,文中对人物动作、神态、心理的具体描写,也让我们体会到父母的爱是多么深切!多么令人感动!
六、学习重点语句
1、文中的父亲还把自己的爱融进一些富有哲理的话中,同学们默读全文用笔画出这些语句。
2、谁来读?能谈谈你对其中一句话的理解吗?
教师表扬说的精彩的同学。你读懂了这种爱,这爱就是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。完成板书:期望、祝福
“你读懂了父母,而且对学步有了更深的理解。”
七、补充我的视角
1、我们就要告别童年,开始一段新的学步和寻路的旅程,给大家一两分钟的时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进我的视角。
2、指名读。
八、总结
读了这篇课文,让我们知道人生如学步一样充满坎坷,(板书:人生如学步)但我们要勇敢、脚踏实地地走,(板书:勇敢、脚踏实地)这是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期望,也是老师对你们的期望。
九、增量阅读
过渡语:在我们的童年时光里,有爱相伴,有欢乐、泪水相伴,也有朋友相伴,请大家把书翻到“拓展阅读”默读《童年的朋友》。
读完后思考:童年的哪些“朋友”是不应该忘记的?
同学们,希望你永远记住自己的美好童年,童心不灭,快乐不减,带着童真,带着快乐,朝着未来不断努力奋斗,在人生之路上留下自己成功的脚印。
板书设计:
公开课教案 篇4
(zhe135.com 零思考方案网)
活动目标:
1、以各种食物为主题,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将熟悉的食物以绘画形式表现出来。
2、鼓励幼儿根据一次性盘子的形状特点,在上面大胆添画。
3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色彩表现力。
活动准备:
一次性盘子若干,红、黄、蓝等各种水粉颜料,绘画笔、湿抹布、调色盘若干。
活动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,激发兴趣
小朋友,你你们平时最喜欢吃什么?请和小朋友一起来分享分享。
二、作品欣赏,教师示范
1、出示范画
原来你们喜欢这么多的美食,老师也有喜欢吃的美食。瞧,盘子上面的美食就是老师的最爱。看看有没有你们爱吃的呢?
2、幼儿欣赏
提问: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?你看到了什么?
在绘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些什么?你认为怎样能够画出不同的美食呢?用什么颜色形状、表现不同食物?
3、教师示范:请你们看看,老师是怎么把美食装进盘子里的。
三、幼儿创作
1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,展现食物的明显特征。
2、提醒幼儿在绘画时注意绘画材料的摆放。
3、教师巡回指导,关注能力较弱的孩子。
4、重点指导孩子的作画技巧。
四、作品展示
布置美食街,让幼儿来介绍自己喜欢吃的美食。
公开课教案 篇5
1.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,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。
2.学会本课生字11个,理解寒冷、昼夜、疲倦、崇敬等词义。
3.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,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、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。
4.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5.能按提示用怀着心情(干什么)写句子。
6.能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。
1.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。
2.学会本课生字11个,理解寒冷、昼夜、疲倦、崇敬等词义。
3.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,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、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。
4.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又要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去。同学们你知道吗,燕子从北方飞到南方去,会飞过哪些地方?今天,我们来学习《燕子过海》一课,看看小燕子是怎样飞越大海的。
二、听课文录音,整体感知。
1.听录音。
2.看地图或地球仪,知道燕子过海要飞过哪些地方。
3.请学生简单地说说课文什么地方令人感动。
4.再听录音,说说课文的哪句话写得特别好,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三、研究课文的`开头。
1.许多同学说课文的开头写得好,我们来读一读,具体说说好在哪里。(运用了设问自问自答的写法)
2.自问自答的写法在本单元的哪一课学过?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?(《这是我小学的老师》)
3.练习朗读,把大海无边无际、很辽阔的感觉读出来。
四、学习第2自然段。
1.轻声自读这一段,说说你读懂了什么。
海里有没有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?你觉得课文的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?
②蓝色一词写出了颜色。
4.读读写写这些好词语。
5.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。
五、学习第3自然段。
1.自读这一段,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燕子实在是太疲倦了。
2.理解重点句:
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,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,伏在甲板上休息。
①出示句子,齐读;
②比较读,说说加点字作用;
A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,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,伏在甲板上休息。
B燕子一定是疲倦了,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飞下来,停在甲板上休息。
③交流:
(太写出疲倦程度深;落说明已经飞不动了;伏是说燕子已经疲倦到连站都站不动了,只能伏在甲板上休息
3.那为什么燕子只休息一会儿就又展翅起飞了呢?
你是怎样学懂这句话的?
5.再读读这一段,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。